小儿高热惊厥手脚凉
小儿高热惊厥伴随手脚凉是常见的急症表现,主要由体温骤升引发神经系统异常放电所致。典型症状包括意识丧失、四肢抽搐、面色青紫及末梢循环不良导致的手脚发凉。需立即采取平卧侧头、解开衣领等急救措施,并尽快就医排查脑膜炎、癫痫等潜在病因。
1、遗传易感性
部分患儿存在家族高热惊厥史,可能与钠离子通道基因突变有关。此类惊厥多发生于6个月至5岁儿童,体温超过38.5℃时易发作。发作时需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就医后可通过脑电图排除癫痫。
2、感染性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等病毒感染是主要诱因。病原体释放致热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可能伴随呕吐、嗜睡等症状。需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退热,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3、电解质紊乱
高热脱水可引起低钠血症,加重神经肌肉兴奋性。表现为抽搐后肌无力、反应迟钝。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口服补液盐Ⅲ,必要时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
4、代谢异常
维生素B6缺乏或先天性代谢缺陷患儿更易出现顽固性惊厥。发作时可遵医嘱肌注维生素B6注射液,后续需进行血氨、尿有机酸筛查等专项检查。
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或病毒性脑炎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高热惊厥,但会快速进展为颈强直、前囟膨隆。需急诊行腰椎穿刺检查,确诊后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治疗。
日常护理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即开始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保持室内温度22-24℃,避免过度包裹。惊厥发作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易消化流食。建议家长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定期检查家庭药箱中退热药物的有效期。如患儿有反复惊厥史,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备用地西泮直肠用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