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手足口病应该注意什么
手足口病患者需注意隔离防护、皮肤护理、饮食调整、症状监测及环境消毒。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臀部皮疹。
1、隔离防护
发病后应居家隔离7-10天,避免接触其他儿童。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玩具、餐具需专用,家长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需用含氯消毒剂洗手。隔离期间不建议前往幼儿园或公共场所。
2、皮肤护理
皮疹部位保持清洁干燥,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避免抓挠破损皮疹,继发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衣着选择宽松棉质材质,减少摩擦刺激。
3、饮食调整
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口腔溃疡。少量多次饮水预防脱水,可适量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哺乳期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
4、症状监测
每日测量体温,观察是否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或呕吐等重症表现。口腔溃疡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缓解疼痛。出现嗜睡、呼吸急促需立即就医。
5、环境消毒
患者居住环境每日通风2-3次,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衣物、床单煮沸消毒或日光暴晒6小时。痊愈后对居住环境进行终末消毒。
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如猕猴桃、草莓等水果。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家长接触患儿后需更换衣物并洗手,成人虽较少发病但仍可能携带病毒。若家庭成员出现发热或皮疹症状,建议及时排查感染可能。日常培养儿童勤洗手习惯,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