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室性早搏要查什么
频发室性早搏需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生化及冠状动脉造影等项目。频发室性早搏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心肌炎、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结构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
1、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频发室性早搏的基础检查,可记录心脏电活动,明确早搏形态、频率及起源部位。典型表现为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其前无相关P波。该检查能初步判断早搏性质,但无法捕捉偶发事件。
2、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通过24-48小时连续监测,可量化早搏负荷,评估昼夜规律性,并捕捉常规心电图难以发现的阵发性心律失常。检查结果中早搏超过总心搏数的10%或每小时超过30次具有临床意义。
3、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能评估心脏结构及功能,排查心肌病、瓣膜病等器质性病变。重点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室壁运动及心室腔大小,若发现室壁运动异常或心室扩大,需考虑心肌缺血或心肌病可能。
4、血液生化
血液检查包括电解质、甲状腺功能及心肌酶谱。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可直接诱发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增加心肌兴奋性,心肌酶谱升高则提示存在心肌损伤。这些指标异常可为早搏提供可逆性病因线索。
5、冠状动脉造影
对于合并胸痛或冠心病高危因素者,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心肌缺血是频发室性早搏的常见诱因,血管重建术可能减少早搏发作。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确诊频发室性早搏后,应避免摄入咖啡因及酒精,保证充足睡眠,控制血压及血糖。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若早搏伴随心悸、晕厥等症状,或检查发现器质性心脏病,须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美托洛尔缓释片、普罗帕酮片等,必要时考虑射频消融治疗。定期复查心电图评估治疗效果,合并结构性心脏病者需长期随访心脏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