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鼻窦炎会不会遗传

发布时间:2020-12-1026547次浏览

鼻窦炎会不会遗传?很多患有鼻窦炎的怀孕妇女们,都在纠结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疾病会不会遗传给自己的小孩呢?如果会遗传那么该采取些什么行动来杜绝这个问题,关于鼻窦炎的遗传问题,我们在这里为大家统一解释下。

鼻窦炎一般是不会遗传的,但据研究慢性鼻窦炎有遗传的可能,但是概率很低,所以大家不用太过担心。引起鼻窦炎的原因主要是后天的因素,下面为大家介绍:

鼻窦炎病因一、机械堵塞:鼻腔的一些疾病,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变态反应性鼻炎、鼻腔异物或鼻腔肿瘤,直接堵塞鼻窦开口,引起鼻窦炎。

鼻窦炎病因二、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或其他过敏性疾病时,鼻甲粘膜高度水肿,水肿的粘膜可致窦口堵塞,引起鼻窦炎,同时鼻窦粘膜也有变态反应性改变,这种炎症情况更容易继发细菌感染。

鼻窦炎病因三、感染:主要发生于感冒后,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炎症从鼻腔蔓延至鼻窦等周围组织而引起。感冒如出现反复不愈的情况,并出现持续性流鼻涕、鼻塞、呼吸不畅、咳嗽、头痛、打呼噜等情形时,一周左右即可转化为急性鼻窦炎。

在遗传学的角度看来,鼻窦炎疾病主要是由于后天性的原因诱发的,目前并没有科学的证实能够表明鼻窦炎疾病存在遗传性,但是如今能够导致鼻窦炎疾病的原因众多,所以并不是遗传导致了鼻窦炎疾病,更多的是外界因素,而且这样的疾病危害性也很大。

鼻窦炎疾病的危害一定不能忽视,出现了这样的疾病之后,会给大家的健康带来严重的,所以建议大家及时的去医院接受治疗,不要消极的对待疾病。

相关推荐

02:27
儿童鼻窦炎吃什么药管用
儿童鼻窦炎一般与病菌感染有关,治疗时以抗菌药物保守治疗为主,进行综合性治疗。治疗此病时,可使用抗菌药,如希刻劳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原研儿童头孢,草莓口味,品质相对较好,对儿童常见呼吸道感染致病菌敏感度高,半小时起效。治疗儿童鼻窦炎时,还可根据儿童的症状选择对症治疗药物,缓解咳嗽、改善鼻塞。
耳膜内陷的原因有哪些
耳膜内陷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咽鼓管功能的异常,由于咽喉管功能异常,导致咽鼓管不能调节中耳的压力,使中耳形成负压,导致耳膜形成内陷。引起咽喉管功能异常的原因比较多,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炎症引起。当上呼吸道感染时,病人的咽鼓管、咽口黏膜会充血、肿胀,病人会出现咽鼓管狭窄,导致病人中耳形成负压。第二,当病人有鼻炎、鼻窦炎的时候,也会导致咽鼓管功能的异常。因为咽鼓管咽口开在鼻部的后面,当鼻腔有像过敏性鼻炎,或者急性鼻窦炎,这些鼻腔的分泌物会倒流,阻塞了咽鼓管的咽口,导致咽鼓管咽口的黏膜充血、肿胀,使咽鼓管狭窄,不能正常的开放,这样会导致中耳形成负压。第三,鼻咽部本身炎症,像急性的鼻咽炎也会引起咽鼓管功能的异常。另外,鼻咽部的腺样体的增生,腺样体本身增生会压迫咽鼓管,导致咽鼓管不能定期的开放,导致耳膜的内陷。一般在儿童的时候,腺样体的增生一般在10到14岁左右就会逐渐的萎缩,但是有一部分儿童腺样体增生非常的明显,会压迫咽鼓管,导致耳膜内陷,甚至引起中耳炎。有些成年人腺样体没有萎缩,也会压迫咽鼓管,导致咽鼓管功能异常。有极少数的病人是由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像鼻咽癌、肿瘤组织压迫咽鼓管,最后导致咽鼓管功能异常,导致鼓膜的内陷。
语音时长 02:37

2021-10-15

50653次收听

鼻窦炎鼻息肉会不会癌变
鼻窦炎鼻息肉一般不会癌变。鼻窦炎鼻息肉根本还是属于慢性炎症,而癌变属于恶性肿瘤,炎症和肿瘤之间,还是有质的区别,所以鼻窦炎鼻息肉一般不会癌变。但是有时候鼻腔癌、鼻窦癌,早期为鼻息肉样的表现,所以有时候会误诊为鼻息肉,当然这个情况也并不说明,鼻息肉会癌变。但是如果碰到鼻息肉表现的鼻腔肿物,尤其是一侧的,要小心有鼻腔鼻窦癌的可能性。因为鼻息肉常见为双侧,如果是单侧的鼻息肉,也就是鼻腔新生物,横在于一侧鼻腔,要小心肿瘤的可能性,必要时通过取活检,做病理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另外可以进一步通过鼻窦CT,来看一下有没有骨质破坏,如果有骨质破坏,通常要考虑鼻腔肿瘤,也就是鼻腔鼻窦癌的可能性,鼻息肉一般不会有明显的骨质破坏。鼻炎、鼻窦炎以及鼻息肉,通常可以通过鼻腔鼻窦的微创手术来治疗,而鼻腔鼻窦癌是要考虑手术加放疗来治疗。
语音时长 01:22

2021-06-25

99463次收听

02:18
急性鼻窦炎与慢性鼻窦炎有什么不同
急性鼻窦炎与慢性鼻窦炎的区别主要在于炎症形成的原因不同、炎症的临床表现不同以及需要进行的检查不同等。第一、病因,急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常由细菌感染导致;慢性鼻窦炎常由急性鼻窦炎迁延不愈而来。第二、症状,急性鼻窦炎表现为头痛、发热、流脓涕;慢性鼻窦炎无发热、全身酸软,可合并嗅觉下降。第三、检查,急性鼻窦炎多位于一侧,有鼻腔黏膜的充血、浓鼻涕;慢性鼻窦炎常累及双侧,脓性分泌物不多见,可伴有黏膜息肉样变。
01:58
鼻窦炎做了手术还会复发吗
鼻窦炎手术后容易复发,但复发的几率并不是很高。鼻窦炎手术是否会复发与很多因素相关,如医生技巧,手术是否成功等;其次要考虑鼻窦炎的成因,若是过敏因素导致的鼻窦炎,控制不好诱因仍会复发;若是鼻窦病,术后复发几率很高,且存在一定癌变风险。此外,还与术后随访、复诊是否及时有关。不能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出现鼻腔激化、粘连、囊泡形成等,也会影响鼻窦的引流,特别是疤痕体质可能会导致鼻窦炎再次发作。所以定期、及时随访可以降低鼻窦炎的复发频率。
鼻窦炎转为鼻炎怎么办
鼻窦炎变为鼻炎应当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若药物治疗无效,则介入手术治疗的方式。鼻窦炎转为鼻炎,可能是由于鼻窦炎的炎症蔓延而导致鼻腔粘膜出现了炎症的病变,应当及时就医,检查严重的程度,根据结果来给予适当抗生素或者抗病毒药物来进行治疗炎症。若是药物治疗无效的话,则通过手术治疗来缓解鼻炎的症状。鼻窦炎的患者应当注意日常的护理,若鼻窦炎转为鼻炎,更要注意鼻腔的清洁护理,建议每天早上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一方面是湿化鼻腔,另一方面保持鼻腔的清洁度,减少炎症蔓延或者加重的几率。
语音时长 01:00

2021-01-21

104015次收听

鼻窦炎做激光手术怎么治疗
鼻窦炎做激光手术是通过高温灼烧的方式,使下鼻甲的部分组织结构收缩,而达到缓解鼻塞头痛的症状。鼻窦炎是由于严重的反复发作,导致下鼻甲出现炎性的肥大,堵塞到鼻腔,导致出现了鼻塞甚至头痛头晕的现象。若病变程度比较轻,一般采取药物的方式进行保守治疗。若程度比较重,采取激光手术的方式,切除一部分肥大的下鼻甲,从而达到通畅鼻腔的作用。激光手术之前需要做一系列的检查,如在鼻窦内窥镜下检查是否有下鼻甲肥大,以下鼻甲肥大的程度,再进行手术切除。鼻窦炎的患者应当注意日常对鼻腔的护理,自己每天按摩鼻翼两侧来缓解鼻塞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07

2021-01-21

91654次收听

怎么正确诊断鼻窦炎
在临床上,鼻窦炎的症状和鼻炎相似,所以容易被误诊为鼻炎,但是两者的治疗方法又是不同的,所以,一定要区别对待,否则容易贻误病情,使疾病很难被治愈。那么,怎么正确诊断鼻窦炎呢?下面,我就和朋友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详解鼻窦炎症状体征
对于鼻窦炎,专家表示说,它一般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相对来讲,慢性的鼻窦炎更难治疗,并且容易复发,当急性鼻窦炎没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就会变为慢性的,下面就由小编为您详解一下,详解鼻窦炎症状体征都有哪些?
慢性鼻窦炎的保健措施有哪些
鼻窦炎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一种疾病,环境变化或者是个人卫生问题都有可能引发这种疾病,由于鼻窦炎属于慢性病,治疗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因此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慢性鼻窦炎的保健措施有哪些,以防鼻窦炎的复发。
鼻窦炎是否具备遗传能力
鼻窦炎是否具备遗传能力?对于鼻窦炎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大家在考虑孕育下一代的时侯,就开始了解各种疾病是否具有遗传性,而鼻窦炎也是一种让人非常痛苦的慢性病,所以很多朋友非常担心会不会遗传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02:45
鼻窦炎的危害
鼻窦炎的主要危害包括:影响人的生活质量,造成患者的社交有一定难处,影响工作、学习、休息的状况和治疗,引起框内组织,视神经炎和中耳炎。1、鼻窦炎可以明显影响人的生活质量。鼻窦炎的主要症状是鼻塞,鼻塞可以是双侧、甚至是持续性的鼻塞,可以导致夜间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甚至憋气和缺氧。2、患者常有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需要频繁擤鼻涕、回吸鼻涕,从而造成患者的社交有一定难处。3、鼻窦炎因为鼻腔、鼻窦的阻塞而产生压力,会使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头闷、头痛,使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休息状况和治疗。4、部分鼻窦炎相对严重,有可能影响眶内组织。如引起视神经炎,以及中耳炎。
02:44
鼻窦炎手术后注意事项
鼻窦的炎症比较严重,或时间过久引起黏膜增厚,保守治疗不能治愈的情况下,需要选择鼻窦炎的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要注意术前和术后围手术期的维护,术前需要应用鼻喷剂或口服药物进行前期治疗,提高手术效果;术后及时良好的维护,可以大大降低复发率。术后要注意定期到医院进行鼻内窥镜检查,查看窦腔炎症是否恢复,如果前期分泌物较多,需要做冲洗,并口服排脓、排分泌物的药物,或加以扶正祛邪的重要促进伤口愈合。术后定期复诊的时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给予合理的建议。
如何治疗鼻窦炎
在出现鼻窦炎以后,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可以通过药物的方法和手术的方法进行诊治,但是效果比较慢,同时容易复发。所以患者可以采用微波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创口比较小,同时也能够益于鼻窦炎的恢复,避免疾病反复发作。
鼻窦炎是什么
鼻窦炎是一个常见的疾病,多半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从发病时间看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急性鼻窦炎要积极的进行抗感染治疗,病情自身会慢慢恢复。慢性鼻窦炎可以通过药物或者手术缓解病人的病情,也可以达到较好的疗效。
语音时长 01:31

2018-09-29

51151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