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甲沟炎如何治疗
急性甲沟炎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抗生素、口服抗生素、切开引流、拔甲术等方式治疗。急性甲沟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外伤、嵌甲、免疫力低下、长期接触刺激物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
早期症状较轻时可使用碘伏溶液或75%酒精对患处进行消毒,每日重复进行2-3次。消毒前需清洁双手,用无菌棉签蘸取消毒液由甲周向甲根方向环形涂抹,避免污染周围皮肤。消毒后保持患处干燥,可覆盖透气敷料。
2、外用抗生素
出现红肿热痛但未化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用药前先清洁患处,取适量药膏薄涂于炎症区域,每日2次。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肤过敏反应,避免药膏接触眼睛及黏膜。
3、口服抗生素
当感染扩散伴发热时需口服头孢氨苄胶囊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疗程通常5-7天。服药期间禁止饮酒,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4、切开引流
形成甲周脓肿时需由医生在局麻下作纵行切口引流脓液。术后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覆盖凡士林纱布促进肉芽生长。避免伤口沾水,2-3天后改为碘伏消毒直至愈合。该操作可保留指甲,复发概率较低。
5、拔甲术
反复发作或全甲床化脓者需拔除部分/全部指甲。手术在指根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清除坏死组织后包扎加压。术后24小时更换敷料,2周内避免手指用力。新甲生长需3-6个月,期间注意保护甲床。
急性甲沟炎患者日常应保持手足干燥,避免咬甲或过度修甲。选择宽松鞋袜减少挤压,接触化学物品时佩戴防护手套。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可通过补充维生素C和锌增强抵抗力。出现甲周红肿应及时处理,禁止自行刺破脓肿。治疗后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发热,须立即就医排查骨髓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