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疹怎么护理
小儿急疹一般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调节室温、补充水分、观察体温、避免抓挠等方式护理。小儿急疹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表现为高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斑丘疹。
1、保持皮肤清洁
使用温水轻柔擦拭患儿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沐浴露。皮疹部位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每日2-3次。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并每日更换,清洗时使用中性洗涤剂。
2、调节室温
将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摄氏度,湿度控制在50%-60%。避免空调或风扇直吹患儿,出汗后及时擦干。夜间睡眠时可适当减少盖被厚度,防止过热加重皮疹。
3、补充水分
高热期间每2小时喂食50-100毫升温水,可适量添加口服补液盐。恢复期给予米汤、稀释果汁等流质食物,母乳喂养婴儿需增加哺乳频率。观察尿量及颜色,防止脱水。
4、观察体温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两次用药间隔至少4小时。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发热期间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并记录变化趋势。
5、避免抓挠
修剪患儿指甲并保持短而圆滑,睡眠时可佩戴棉质手套。皮疹瘙痒明显时可冷敷患处,每次5-10分钟。若出现皮肤破损可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护理期间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拒食、嗜睡或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逐步增加鸡蛋羹、蔬菜泥等半流质食物。保持居室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皮疹消退后1周内暂缓接种疫苗。家长接触患儿前后需规范洗手,患儿用品应单独清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