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寒月经量少怎么回事
宫寒月经量少可能与肾阳虚、气血不足、寒凝血瘀、情志失调、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温经散寒、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整饮食等方式改善。宫寒是中医概念,指胞宫受寒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常表现为经期小腹冷痛、经血色暗有血块、经量减少等症状。
1、肾阳虚
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耗伤肾阳可能导致宫寒。肾阳亏虚会使胞宫失于温煦,经血生成不足,表现为月经推迟、经量少且色淡。可遵医嘱使用艾附暖宫丸、右归丸、龟鹿补肾丸等温补肾阳的中成药,配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改善症状。
2、气血不足
过度节食、慢性失血或脾胃虚弱可能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气血亏虚时经血乏源,常见经量逐渐减少、经期缩短,伴有面色萎黄、乏力等症状。可选用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丸、复方阿胶浆等药物调补气血,日常可增加红枣、枸杞、猪肝等补血食材。
3、寒凝血瘀
经期受凉或长期贪食生冷可使寒邪凝滞胞宫。寒凝血瘀时经血排出受阻,多见经期小腹冷痛拒按、经血暗紫有块。建议用少腹逐瘀颗粒、桂枝茯苓胶囊、血府逐瘀口服液等活血化瘀药物,配合生姜红糖水暖宫驱寒。
4、情志失调
长期抑郁焦虑可能导致肝气郁结,影响气血运行。肝郁克脾时可见月经量忽多忽少、经前乳房胀痛,情绪波动后症状加重。可选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丸等疏肝解郁药物,同时需保持情绪舒畅。
5、饮食不当
长期摄入冷饮、生冷瓜果或过度减肥可能损伤脾阳。脾胃虚寒会影响水谷精微转化,导致经血化生不足。日常应避免空腹食用寒性食物,适量增加羊肉、桂圆、生姜等温补食材,冬季可用当归生姜羊肉汤调理。
宫寒女性日常应注意腰腹部保暖,避免淋雨涉水;经期可用暖水袋热敷小腹,但温度不宜过高;适当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促进气血流通;忌食冰淇淋、螃蟹等寒凉食物,少饮绿茶、菊花茶等性凉饮品。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闭经、严重痛经等情况,建议及时到中医妇科就诊,通过辨证施治进行系统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