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都有哪些
口腔疾病主要有龋病、牙周病、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白斑、口腔癌等,按病情从轻到重排列。口腔疾病可能由细菌感染、免疫异常、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或长期刺激等因素引起,建议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
1、龋病
龋病俗称蛀牙,是牙齿硬组织被细菌分解产酸腐蚀形成的病变。早期表现为牙齿表面白垩色斑块,进展后出现龋洞并伴随冷热敏感。可能与高糖饮食、清洁不足、唾液分泌减少有关。治疗需清除腐质后填充,常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等材料。日常使用含氟牙膏有助于预防。
2、牙周病
牙周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槽骨吸收。牙菌斑堆积是主要诱因,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可能加重病情。治疗需进行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严重者需翻瓣手术。配合使用氯己定含漱液、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等药物控制感染。
3、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黏膜表面圆形溃烂,伴明显疼痛。可能与维生素缺乏、局部创伤、精神压力有关。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可局部应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氨来呫诺糊剂缓解症状。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创面,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愈合。
4、口腔黏膜白斑
口腔黏膜白斑属于癌前病变,表现为无法擦除的白色斑块。长期吸烟、咀嚼槟榔或念珠菌感染为主要诱因。确诊需活检排除恶变,治疗采用手术切除或冷冻治疗。患者须戒除烟酒,定期复查监测病变变化。
5、口腔癌
口腔癌包括舌癌、颊癌等,早期可能表现为经久不愈的溃疡或肿块。烟草酒精使用是明确危险因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也可能相关。治疗需手术联合放化疗,早期发现预后较好。出现不明原因口腔肿物超过两周未愈需立即就诊。
保持口腔健康需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减少碳酸饮料和甜食摄入,戒烟限酒可降低患病风险。出现牙龈出血、持续口臭、黏膜异常变色等表现时,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孕妇、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需加强口腔检查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