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肠梗阻怎么办
肠梗阻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肠梗阻通常由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肠道肿瘤、粪石堵塞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
肠梗阻患者需立即禁食,通过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减少胃肠道积气积液。胃肠减压能降低肠腔内压力,缓解腹胀呕吐症状。操作时需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减压期间需定期检查腹部体征变化。
2、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肠梗阻会导致大量体液丢失和电解质失衡。需建立静脉通道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等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血液检查结果调整补液方案,特别注意钾钠氯等电解质水平。严重脱水患者可能需要中心静脉置管监测。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止痛,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抗生素使用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调整。
4、手术治疗
对于绞窄性肠梗阻、完全性肠梗阻等需行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等外科干预。手术方式根据梗阻部位和病因决定,可能需行腹腔镜探查。术后需加强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
5、中医调理
恢复期可配合中医针灸、艾灸等疗法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中脘等。中药可选用大承气汤加减,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调理期间需注意饮食循序渐进,避免生冷油腻食物。
肠梗阻患者恢复期应遵循流质-半流质-普食的渐进饮食原则,初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逐步过渡到稀饭、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豆类、坚果等产气食物和高纤维蔬菜。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腹部情况。如出现腹痛腹胀加重、停止排气等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