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引起中耳炎怎么办
咳嗽引起的中耳炎可通过保持耳道清洁、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鼓膜穿刺引流、鼓膜置管术等方式治疗。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过敏反应、免疫力低下、鼻窦炎等因素引起。
1、保持耳道清洁
咳嗽引起的中耳炎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闷等症状。保持耳道清洁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可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分泌物,避免用力掏耳或进水。若耳道分泌物较多或伴随发热,建议及时就医。
2、使用抗生素滴耳液
中耳炎若由细菌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滴耳液。使用前需清洁耳道,将药液滴入耳道后保持侧卧姿势数分钟。避免长期使用以防耐药性。
3、口服抗生素
严重细菌性中耳炎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罗红霉素胶囊等。抗生素需足疗程使用,不可自行停药。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不适或过敏反应,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反馈医生。
4、鼓膜穿刺引流
当中耳积液较多且持续不消退时,医生可能建议鼓膜穿刺引流。该操作在局麻下用细针抽出积液以缓解耳压和疼痛。术后需避免耳道进水或剧烈运动,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鼓膜置管术
反复发作的中耳炎或积液长期不吸收者,可能需鼓膜置管术。手术在鼓膜放置通气管以平衡中耳压力并促进引流。术后需定期复查,避免游泳或潜水,通常通气管会自行脱落或由医生取出。
咳嗽引起中耳炎期间应避免用力擤鼻或吸烟,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多饮水以稀释分泌物。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耳痛或听力骤降,应立即就医。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其抓耳、哭闹等行为,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