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腹产后肠粘连的症状
剖腹产后肠粘连可能出现腹痛、腹胀、排便异常、恶心呕吐、肠梗阻等症状。剖腹产术后肠粘连通常由手术创伤、炎症反应、组织修复异常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
1、腹痛
腹痛是剖腹产后肠粘连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与粘连位置相关。疼痛可能因肠道蠕动或体位改变加重,部分患者伴随局部压痛。轻度粘连可通过热敷、腹部按摩缓解,严重粘连需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曲马多缓释片等药物镇痛,必要时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
2、腹胀
腹胀多因肠管粘连导致内容物通过受阻,气体与液体滞留引起。患者常感觉腹部膨隆,叩诊呈鼓音,可能伴随肠鸣音减弱或亢进。建议少量多餐、避免产气食物,可遵医嘱使用二甲硅油片、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若出现进行性腹胀需警惕完全性肠梗阻。
3、排便异常
肠粘连可能引起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或出现排便不尽感。粘连导致肠管狭窄时可表现为细条状粪便,严重者数日无排便。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等缓泻剂,禁用刺激性泻药。若伴随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排除肠梗阻。
4、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多因肠管粘连成角或扭转导致内容物反流,呕吐物常含胆汁或粪渣样物质。轻度症状可尝试少量饮水、保持半卧位,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止吐。反复呕吐伴随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时,需急诊处理以防脱水与电解质紊乱。
5、肠梗阻
肠梗阻是剖腹产后肠粘连最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剧烈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及腹部膨隆。查体可见肠型、蠕动波,听诊肠鸣音高亢或消失。完全性梗阻需禁食水、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行急诊手术解除梗阻。
剖腹产后应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排便习惯改变需及时复查。母乳喂养者用药前需咨询医生,哺乳期禁用部分镇痛与泻药。定期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粘连迹象,降低肠梗阻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