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下侧壁心肌梗死是什么病
陈旧性下侧壁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下侧壁心肌长期缺血坏死的疾病,属于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
陈旧性下侧壁心肌梗死指心脏下壁与侧壁区域因冠状动脉闭塞超过28天,心肌细胞已完全坏死并形成纤维化瘢痕。该病多由右冠状动脉或左回旋支严重狭窄导致,患者可能遗留胸闷、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心电图检查可见病理性Q波、ST段持续抬高或T波倒置等特征性改变,心脏超声可能显示下侧壁节段性运动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并发室壁瘤、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需通过冠脉造影评估血管病变程度。
该病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区别在于坏死心肌已完成修复,但血运重建仍有助于改善存活心肌功能。治疗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对于存在存活心肌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可改善预后。
陈旧性下侧壁心肌梗死患者需严格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康复训练,如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的步行或骑自行车,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预测值的60-70%。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变化。出现新发胸痛、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时应立即就医,警惕再梗死或心力衰竭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