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麻痹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可通过胃肠减压、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多由腹部手术后、电解质紊乱、腹腔感染、药物副作用或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引发。
1、胃肠减压
通过鼻胃管引流胃肠内容物降低肠腔压力,缓解腹胀呕吐。需配合禁食禁水,监测引流液性状与量。适用于早期轻症患者,可避免肠管进一步扩张。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新斯的明注射液促进肠蠕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头孢曲松钠抗感染。药物需根据病因选择,如电解质紊乱者需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
3、营养支持
通过肠外营养补充氨基酸、脂肪乳等维持代谢需求。待肠鸣音恢复后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制剂,如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剂。
4、物理治疗
腹部热敷联合顺时针按摩促进肠蠕动,每日2-3次。病情稳定后可尝试针灸足三里等穴位,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
5、手术治疗
对肠管缺血坏死或机械性梗阻合并者需紧急手术,如肠粘连松解术、肠造瘘术。术后需加强抗感染治疗并监测生命体征。
恢复期应进食低渣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豆类等产气食物。每日记录排便情况,适当下床活动促进肠功能恢复。若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需立即复诊,长期卧床者需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