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是什么样子的
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长期炎症刺激形成的半透明水肿样赘生物,通常表现为鼻塞、嗅觉减退、流脓涕等症状。
1、外观特征
鼻息肉多呈灰白色或淡红色半透明葡萄状肿物,表面光滑湿润,触之柔软可移动。单发息肉常带蒂,多发息肉可呈簇状生长,严重时完全堵塞鼻腔。通过前鼻镜检查可见中鼻道或总鼻道有荔枝肉样新生物,使用血管收缩剂后体积无明显缩小。
2、伴随症状
持续性鼻塞为最主要症状,多为双侧渐进性加重,可伴有黏脓性鼻涕倒流。嗅觉障碍程度与息肉大小相关,巨大息肉可导致完全失嗅。部分患者出现头面部胀痛、睡眠打鼾,合并鼻窦炎时可有发热、牙痛等表现。
3、发病部位
好发于中鼻道、筛窦、上颌窦等区域,其中源自中鼻道的息肉最常见。儿童患者需警惕囊性纤维化或纤毛不动综合征导致的特殊类型息肉。后鼻孔息肉多起源于上颌窦,经自然开口向后突出形成。
4、病理类型
嗜酸性粒细胞型息肉常见于过敏体质者,组织学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型多与细菌感染相关,间质水肿明显。部分复发型息肉可见腺体增生及基底膜增厚等慢性炎症改变。
5、鉴别特征
需与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脑膜脑膨出、恶性肿瘤等鉴别。乳头状瘤表面呈乳头状粗糙,易出血。脑膜脑膨出多见于儿童,有搏动感,CT显示颅底缺损。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常伴溃烂出血及骨质破坏。
确诊鼻息肉后应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雾。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远离粉尘及刺激性气体。急性发作期可短期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炎症,但需定期复查鼻内镜。合并哮喘或阿司匹林不耐受三联征患者需进行全身评估,严重鼻塞影响睡眠时可尝试高枕卧位。日常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限制乳制品摄入可能有助于减少黏液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