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化病是遗传病吗
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主要由基因突变导致黑色素合成或分布异常引起。
1、遗传机制
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连锁隐性遗传疾病,与TYR、OCA2等基因突变相关。患者因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或缺失,无法正常合成黑色素,表现为皮肤、毛发和眼睛的色素减退。
2、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皮肤苍白、毛发呈白色或淡黄色,虹膜透明呈粉红色,常伴有畏光、视力低下等眼部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合并出血倾向或免疫缺陷。
3、分型特点
根据基因类型可分为眼皮肤白化病和眼白化病两大类,前者累及全身色素细胞,后者仅影响眼部。非综合征型白化病通常不伴其他系统异常。
4、诊断方法
通过基因检测可明确致病突变,皮肤活检可见黑色素细胞数量正常但缺乏色素颗粒。需与获得性白斑病、苯丙酮尿症等疾病鉴别。
5、遗传咨询
有家族史者建议进行携带者筛查,孕期可通过绒毛取样或羊水穿刺进行产前诊断。近亲婚配会显著增加子代患病风险。
白化病患者需严格防晒以避免皮肤损伤,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护视力,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日常应补充维生素D,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强光环境。社会应消除对白化病患者的歧视,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与教育保障。若计划生育建议提前进行专业遗传咨询,评估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