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是咽喉炎
咽喉炎可通过咽部充血、吞咽疼痛、声音嘶哑、咳嗽、发热等症状判断,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环境刺激、用嗓过度、胃酸反流等原因引起。
1、咽部充血
咽喉炎患者常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黏膜呈弥漫性充血,可能伴随咽部干燥或异物感。急性期可见腭垂水肿,慢性期可能出现咽部黏膜增厚。检查时可使用压舌板观察,但需避免刺激引发呕吐反射。
2、吞咽疼痛
炎症导致咽部神经末梢敏感,吞咽时出现刀割样疼痛,严重时放射至耳部。细菌性咽喉炎疼痛更剧烈,可能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病毒感染引起的疼痛通常较轻,但可能伴随全身肌肉酸痛。
3、声音嘶哑
声带充血水肿导致发声振动异常,常见于用嗓过度或反流性咽喉炎。急性喉炎可能出现犬吠样咳嗽,慢性喉炎声嘶呈间歇性。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需警惕声带息肉等继发病变。
4、咳嗽
咽喉分泌物刺激引发干咳,细菌感染可能咳黄脓痰。过敏性咽喉炎表现为阵发性呛咳,夜间加重。胃酸反流导致的咳嗽常伴烧心感,晨起时症状明显。
5、发热
细菌性咽喉炎多见38℃以上高热,可能伴寒战。病毒感染通常为低热,EB病毒感染者可能出现持续发热。儿童患者发热症状往往比成人更显著。
咽喉炎患者应保持每天2000毫升温水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用嗓人群建议每小时休息10分钟,反流患者睡前3小时禁食。急性期可含服西地碘含片缓解症状,持续发热或吞咽困难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慢性患者建议每年进行电子喉镜检查,排除喉部肿瘤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