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有炎症拔牙会怎样
牙齿有炎症时拔牙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术后愈合延迟,通常建议先控制炎症再拔牙。急性根尖周炎、牙周脓肿等炎症状态下强行拔牙可能引发局部肿胀、疼痛加重或全身发热。
牙齿存在炎症时拔牙的主要风险是细菌通过拔牙创口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引起菌血症或感染扩散至邻近组织。常见表现为拔牙后24-48小时内出现剧烈跳痛、创口溢脓、颌面部肿胀等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间隙感染。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张口受限或低热反应,这与炎症介质释放和免疫应答有关。
特殊情况下如阻生齿伴发冠周炎时,若未规范抗炎治疗就拔牙,可能诱发颌骨骨髓炎。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群体更易出现感染扩散,这类人群拔牙前需严格评估炎症控制情况。临床中偶见因急性炎症期拔牙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案例,多与患者原有心脏瓣膜病变相关。
建议存在牙科炎症者拔牙前完成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查,确认炎症指标正常后再行手术。术前3天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等药物控制感染,术后保持口腔清洁并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避免在月经期、疲劳状态下拔牙,术后24小时内禁止刷牙漱口,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若出现持续出血或发热需立即复诊。日常应注意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发现牙龈红肿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