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肝病有什么症状
宝宝肝病早期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皮肤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表现为腹胀、肝区疼痛、生长发育迟缓等。肝病可能与病毒感染、遗传代谢异常、胆道闭锁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确诊。
1、食欲减退
肝病患儿早期常见食欲明显下降,进食量减少,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肝脏参与消化功能,当肝细胞受损时胆汁分泌减少,影响脂肪类食物消化吸收。家长需注意记录进食情况,避免强迫喂养。
2、皮肤黄染
巩膜和皮肤出现柠檬黄至橘黄色改变是黄疸典型表现,因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在2周内消退,若持续加重或反复出现需警惕病理性肝病。可观察到黄疸通常从头面部开始向躯干蔓延。
3、尿液变深
尿液呈浓茶色或酱油色提示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胆汁淤积性肝病。正常婴儿尿液应为淡黄色,颜色异常时应留取样本对比。该症状可能伴随陶土样灰白色大便,反映胆道排泄受阻。
4、腹胀明显
进行性腹部膨隆多与肝脾肿大、腹水形成有关。叩诊呈移动性浊音,腹壁静脉可见曲张。严重腹胀可能压迫膈肌影响呼吸,需测量每日腹围变化。常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或门静脉高压患儿。
5、发育迟缓
长期肝病会导致蛋白质合成不足和营养吸收障碍,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身高低于同龄标准。可能伴有肌肉萎缩、皮下脂肪减少。需定期监测生长曲线,必要时进行营养评估和干预。
家长发现宝宝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肝功能、肝炎病毒筛查、腹部超声等检查。日常护理需保证足够热量摄入,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避免高脂饮食。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和尿量变化,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或利胆治疗,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