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手术后的治疗该怎么做
肝癌手术后需通过术后监测、辅助治疗、营养支持、并发症管理和康复训练等综合措施巩固疗效。主要干预方式包括定期复查、靶向药物治疗、高蛋白饮食调整、肝功能维护及适度运动。
1、术后监测
术后2年内每3个月需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和腹部增强CT或MRI检查,监测肿瘤复发迹象。若发现异常病灶,可联合PET-CT进一步评估。同时定期检测肝功能指标如ALT、AST、总胆红素等,评估肝脏代偿能力。
2、辅助治疗
根据病理分期可选择仑伐替尼胶囊、索拉非尼片等分子靶向药物抑制残余病灶。中晚期患者可能需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等化疗药物。所有用药方案需经肿瘤科医生评估,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3、营养支持
每日摄入1.2-1.5g/kg优质蛋白,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易消化来源。术后初期采用低脂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必要时可补充复方氨基酸口服溶液维持氮平衡。
4、并发症管理
警惕术后出血、胆汁漏等急症,出现腹痛加剧或发热需立即就医。长期需预防肝性脑病,可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菌群。腹水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配合呋塞米片利尿治疗。
5、康复训练
术后6周开始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逐步增加至每周150分钟。避免举重等增加腹压的活动。可进行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用腹式呼吸配合缩唇呼吸法每日练习2次。
术后需严格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保持规律作息。饮食采用少量多餐制,每日5-6餐减轻肝脏负担。注意观察皮肤巩膜黄染、下肢水肿等肝功能异常表现,定期随访时携带完整用药记录和影像资料供医生评估。康复期间可加入患者互助小组获取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