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严重吗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属于严重心血管事件,需立即就医干预。该病可能由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血栓部分阻塞血管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恶心等症状。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时,心肌供血不足但未完全中断,虽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短期死亡率略低,但仍有较高风险进展为完全梗死或引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持续15分钟以上的压榨性胸痛,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伴随冷汗、濒死感等典型表现。部分高龄或糖尿病患者症状不典型,仅表现为乏力、晕厥,易被误诊。
该病并发症包括心源性休克、室颤、心脏破裂等危急情况,即使度过急性期,后期发生心力衰竭、再梗死的概率仍显著升高。早期再灌注治疗能改善预后,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介入手术,延迟处理可能导致不可逆心肌损伤。
确诊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活动,严格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以及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恢复期应低盐低脂饮食,逐步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戒烟限酒并控制基础疾病。若出现胸痛复发或下肢水肿等症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