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常规检查怎么看结果
白带常规检查结果需重点关注清洁度、pH值、微生物检测等指标,异常结果可能提示阴道炎等妇科疾病。
白带常规检查报告通常包含清洁度、pH值、白细胞数量、上皮细胞、线索细胞、霉菌、滴虫等项目。清洁度分为I-IV度,I-II度为正常,III-IV度提示可能存在炎症。正常阴道pH值为3.8-4.5,超过4.5可能为细菌性阴道病。白细胞增多常见于阴道炎,每高倍镜视野超过10个需警惕感染。线索细胞阳性是细菌性阴道病的特征,霉菌或滴虫阳性则分别对应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病。部分报告会标注乳酸杆菌数量,其减少可能导致阴道微生态失衡。
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若出现外阴瘙痒、分泌物异味或颜色异常,即使单项指标轻微异常也需干预。孕妇、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阈值可能与常规标准不同。部分医院采用自动化仪器检测时,可能增加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等生化指标,其阳性结果对细菌性阴道炎诊断有辅助价值。
发现白带检查异常时,建议避免自行冲洗阴道或使用药物,穿着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经期勤换卫生巾。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绝经后女性可咨询医生是否需局部雌激素治疗。日常可适量摄入无糖酸奶等含益生菌食物,但乳糖不耐受者应谨慎。若检查异常伴随外阴灼痛、性交痛或尿频等症状,或治疗后复查结果持续异常,须及时复诊进行阴道分泌物培养、HPV检测等进一步检查,排除混合感染或宫颈病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