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强制骨髓炎
强制骨髓炎一般是指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骨髓、骨质和骨膜炎症,属于骨科急重症。主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发热等。
1、病因机制
病原体通过血行播散、外伤创口或邻近感染灶扩散侵入骨组织。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凝固酶促使纤维蛋白沉积形成局部脓肿,溶血性链球菌的透明质酸酶加速感染扩散。骨髓腔内压力增高导致骨皮质血管受压,引发骨质缺血坏死。
2、病理分期
急性期以中性粒细胞浸润和骨质溶解为主,亚急性期出现肉芽组织增生,慢性期形成死骨和包壳。X线早期可见软组织肿胀,2周后出现虫蚀样骨质破坏,后期可见死骨形成和骨膜反应。
3、诊断标准
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增高。MRI可早期发现骨髓水肿,CT能清晰显示死骨和骨膜反应。
4、治疗原则
早期足量使用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等。脓肿形成需手术引流,慢性期需行病灶清除术。可配合高压氧治疗改善局部缺氧,使用骨肽注射液促进骨修复。
5、并发症预防
需警惕病理性骨折、化脓性关节炎、败血症等并发症。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影像学,监测感染控制情况。康复期进行渐进性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强制骨髓炎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患肢制动抬高。恢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非负重活动,逐步增加运动强度。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遵医嘱定期换药。出现发热、疼痛加剧等情况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