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怎么回事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可能由腰椎退行性变、外伤性损伤、长期不良姿势、遗传因素、职业性劳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1、腰椎退行性变
腰椎退行性变是椎间盘髓核脱水、纤维环脆化的自然老化现象,可能与年龄增长、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部钝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等药物缓解症状,配合热敷促进局部代谢。
2、外伤性损伤
急性外力冲击如跌倒、撞击可能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薄弱处突出压迫神经根,常伴随剧烈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需立即制动并就医,临床可能采用甘露醇注射液减轻神经水肿,配合腰椎牵引术解除压迫。
3、长期不良姿势
久坐、弯腰负重等行为会使椎间盘承受不均匀压力,逐渐导致纤维环损伤。此类情况需纠正坐姿并使用腰托支撑,疼痛期可短期应用洛索洛芬钠贴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外用药物,同时进行核心肌群锻炼。
4、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胶原蛋白合成异常等遗传倾向,椎间盘更易发生退变。此类人群应避免剧烈运动,日常可通过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椎稳定性,急性期采用脉冲射频消融术等微创干预。
5、职业性劳损
重体力劳动者或驾驶员等职业群体因反复振动负荷易诱发椎间盘突出,典型症状包括晨起僵硬、间歇性跛行等。建议调整工作强度,疼痛发作时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肌肉痉挛,必要时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急性期应严格卧床2-3天并使用硬板床,避免扭转和弯腰动作。缓解期可进行五点支撑法、飞燕式等康复训练,注意腰部保暖。日常增加西蓝花、牛奶等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控制体重以减轻腰椎负荷。若出现马尾综合征表现如大小便失禁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