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真菌感染怎么处理
鼻窦真菌感染可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手术清创、鼻腔冲洗、免疫调节治疗、环境控制等方式处理。鼻窦真菌感染通常由曲霉菌、毛霉菌等真菌侵入鼻窦引起,可能伴随鼻塞、头痛、面部压迫感等症状。
1、抗真菌药物治疗
鼻窦真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片、两性霉素B注射液、伊曲康唑胶囊等。伏立康唑片对曲霉菌感染效果较好,两性霉素B注射液适用于严重感染,伊曲康唑胶囊可用于部分轻中度感染。使用抗真菌药物可能出现胃肠不适或肝功能异常,需定期监测。
2、手术清创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或存在坏死组织的患者,可能需行鼻内镜下鼻窦清创术或鼻窦开放术。手术可清除真菌团块与病变组织,改善鼻窦引流。术后需配合抗真菌药物冲洗,降低复发概率。手术风险包括出血、脑脊液漏等,需由经验丰富的耳鼻喉科医生操作。
3、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抗真菌溶液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和真菌孢子。冲洗能缓解鼻塞,减少真菌负荷,可作为药物或手术的辅助治疗。冲洗时注意水温适宜,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不适。每日1-2次,持续2-4周。
4、免疫调节治疗
合并糖尿病或免疫缺陷的患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加重真菌感染,需调整降糖方案。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考虑免疫增强剂,但需严格评估风险。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免疫功能指标。
5、环境控制
减少接触霉变环境,保持居住空间干燥通风。清理发霉物品时佩戴口罩,避免吸入真菌孢子。潮湿季节可使用除湿机,定期更换空调滤网。职业暴露人群需加强防护措施。
鼻窦真菌感染患者应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饮食宜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有助于免疫力恢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恢复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但需防止受凉。若出现发热、视力改变或头痛加重,应立即复诊。定期随访鼻窦CT评估治疗效果,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