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肺炎发病前兆表现

51230次浏览

生活当中会有较多的宝宝出现小儿肺炎的症状,发病后让他们的肺部方面受到了较严重的危害,所以说大家要提防此病的出现,需要清楚的认识这种疾病的症状表现才可以,接下来请专家为大家讲解一下肺炎发病前兆表现有哪些?

1、发热情况 儿童罹患肺炎时大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以上,持续两三天时间,退热药只能使体温暂时下降一会儿,不久便又上升。但同时也应该警惕不发热的小儿肺炎,宝宝患肺炎体温可能会很高,但也可能不发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咳嗽和呼吸,这些孩子往往起病急,先有感冒”症状,持续时间约3天,表现发低烧(测量体温在38℃左右)、流清鼻涕水、咳嗽,约百分之六十患儿也可不发烧。23天后咳嗽加重,呼吸快而浅表。

2、精神状态 要想及时发现儿童肺炎,细心的妈妈们也应该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口唇青紫、烦躁、哭闹或昏睡、抽风,少数患儿可出现谵语则说明孩子病得较严重,得肺炎的可能性较大。食欲,得了肺炎食欲会显著下降,小儿得了肺炎,不吃东西,或一吃奶就哭闹不安。胸部,由于儿童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细心的家长可以在孩子安静或睡着时听听他的胸部。

认识了相关的内容之后,大家了解到了小儿肺炎疾病的症状表现是什么了,肺炎不能轻视,给小宝宝的肺部健康带来了十分严重的侵害,大家必须要清楚的了解肺炎的知识,在宝宝发病后要进行相关的治疗才可以,而且还要注意加强护理的工作。

相关推荐

03:35
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多久出结果
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一般6个小时可以出结果,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一般采用RT-PCR和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在鼻咽拭子、痰,肺泡灌洗液以及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可以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一般来说,检测下呼吸道标本,比方说痰和气道抽取物等更加准确,但是采集这种标本要求比较高。核酸检测会受到病程、标本采集、检测过程、检测试剂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检测阳性率,应规范采集标本,采集好的标本必须低温保存,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
03:42
新冠肺炎最长潜伏期多久
新冠肺炎潜伏期一般是1~14天,多为3~7天,但也有报道极少数患者潜伏期超过两周,目前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新冠肺炎的最长潜伏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首发症状各不相同,最常见的是发热、干咳、乏力,部分患者仅仅表现为肌肉酸痛、头痛、咽痛、乏力、鼻塞、流鼻涕,或者是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部分的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为首发症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一旦确定是潜伏期的患者,要立刻进行隔离观察,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
右上肺陈旧病灶需要治疗吗
右上肺陈旧病灶如果没有其他特殊的症状,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特殊治疗的。陈旧性病灶多是因为之前得过的疾病不完全愈合,多数情况是由于肺炎、肺结核以及肺脓肿等肺部疾病而造成的。之前治疗时肺部没有完全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所以只要没有什么特别不舒服的情况,问题都不会很大。如果实在担心,可以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和复查,具体根据检查结果来确定病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护理自己的身体,尽量不要抽烟和喝酒,同时,在营养方面也要跟上多吃含蛋白质以及纤维素比较多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00

2021-05-20

99308次收听

胸片能查出肺炎吗
单纯进行胸片检查只能初步判断是否患有肺炎。想要确诊肺炎,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胸部x片、胸部ct、血常规、氧合指数、呼吸频率来进行综合的判断。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是肺炎的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以上临床表现要尽快去医院的呼吸内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可以确诊病情。肺炎容易与肺结核、肺癌、肺血栓栓塞症相混淆。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的方法来控制炎症反应。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劳累。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69939次收听

什么是大叶肺炎呢
在日常生活中,大叶肺炎又名肺炎球菌肺炎,是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病变累及一个肺段以上肺组织,大叶肺炎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常见诱因有受寒、淋雨、醉酒或全身麻醉手术后、镇静剂过量等,那么什么是大叶肺炎?
两肺散在纤维灶是什么病引起的
两肺散在纤维灶和慢性肺部感染有一定关系,通常都是因为长期吸烟或长期在有粉尘的环境中生活所致。如果患有肺炎,治疗之后也容易出现散在纤维灶。除此以外,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肺结核造成的。
儿童肺炎好治疗吗
儿童肺炎,顾名思义,就是主要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的一种肺部炎症。造成孩子出现儿童肺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接触了不好的空气,或者是家长们又抽烟的习惯,长久以往导致的,那么究竟儿童肺炎好治疗吗,答案是儿童肺炎的治疗办法还是非常多的,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慢性阻塞性肺炎如何预防
慢性阻塞性肺炎的预防措施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是要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第二个是要避免感冒,再者就是要避免过度劳累。一般这三个预防措施几乎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自身抵抗力做准备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谨防各种病毒的入侵。
02:13
如何鉴别孩子是新型肺炎还是普通感冒
鉴别新型肺炎和普通感冒,首先查看有没有接触传染源。如果小孩是轻症,只是有一点咳嗽或者流涕,或者发烧,没有任何可能的新冠肺炎的接触史,或者疑似新冠病人的接触史,一般对于小孩还是不考虑新冠肺炎。但是如果他有接触史,一定要高度注意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早期轻症的时候和普通感冒之间并没有特异性的区分,如果是怀疑的情况下,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新冠肺炎比较重,出现呼吸衰竭,与普通的感冒就可以明显的区别开。
肺炎可以传染吗
肺炎会传染吗?我们要看它一些病原学,肺炎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是细菌,病毒,然后支原体,或者有少部分的真菌,这种病原微生物都是有一定的传染性的,一个人能不能被传染,要看一下它的毒力,比较强的,我们可能把病毒排在第一位的,大家印象比较深刻的像当年的SARS或者是甲流、乙流,因为这种病毒的传染性还是比较强的,我们人有的时候病毒变异以后,相对来说是没有免疫力的,接触了以后可能会传染发病,像SARS就是我们的传染病需要报卡的。然后细菌性的肺炎,我们人会不会被传染,要取决于细菌的毒力是不是比较强,然后一个是毒力。再一个细菌的量,浓度,还有一个接触的时间,还有一个被传染者,我们潜在的健康人群的这种免疫力,还有支原体,相对来说还是集中在免疫力相对低一些的小孩,或者是老年人会更容易被传染一些,真菌就是传染性就更低了,得真菌性肺炎的人多数是免疫力本身有缺陷的,一个是老人,或者是反复肺感染,经常用药的这种免疫力比较低下,或还有一种就是有一些像,吃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可能会容易得,真菌性的肺炎。
语音时长 01:49

2020-02-25

53261次收听

02:38
孕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怎么办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四个类型,轻型,普通型,重型,还有极重型。对于轻型,跟普通型,都有自愈的倾向,所以不用做一些特殊治疗。另外新冠病毒也没有特殊药物,所以孕妇要切记服一些药物,因为好多药物对胎儿都是有影响的,抗生素、药物一定要小心服用,不要造成意外的伤害。孕妇一旦得了新冠肺炎,一定要到医院去做正规的治疗,不要在家隔离,一定要通过专科医生去检测,特别是孕妇,像胎心、胎动都要做严密的检测,所以孕妇一旦得了新冠病毒肺炎还是属于危险的,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救治。
02:33
新型肺炎如何正确洗手
洗手是防护新冠病毒肺炎的重要步骤,洗手的重要性在于,既能防止自身把病毒传播出去,也能防止手部接触的污染物感染自身。如何正确洗手,应遵循6步洗手法:1、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心;2、翻手背,进行反复搓洗;3、交叉搓洗手指间的部位;4、攥起手指,在手掌上仔细搓洗;5、两手交叉反复搓洗拇指;6、最后,搓洗手腕部位。需要注意的是,一定用流动水洗手,根据6步洗手法。大家在佩戴口罩、摘口罩、上厕所时都要仔细清洗。从户外回到办公室,或者回到家中也要清洗。
大叶性肺炎吃什么好
大叶性肺炎患者可吃些富含优质蛋白质饮食,如牛奶、鱼肉、精瘦肉、鸡蛋、鱼、虾等。还可进食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水果或食物,如梨子、荔枝、橙子、草莓、香蕉等。平时膳食纤维应多进食,保持消化道通畅。大叶性肺炎病变局限一叶,以胸膜或叶间裂为界。典型大叶性肺炎见于肺炎链球菌,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链球菌肺炎多呈大叶性改变。大叶性肺炎患者平时要多进行优质蛋白质饮食,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机体恢复。常有咳嗽、咳痰症状时,因为过甜过酸食物可以刺激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症状,因此应避免。要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做到营养均衡。
语音时长 01:28

2020-02-12

59572次收听

新冠感染如何预防
对于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大家都需要保持警惕和引起高度的重视。这一类疾病出现以后,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加强身体的营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来抵御病毒入侵。此外还需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对手部的病毒进行清理。
肺炎传染吗
肺炎是肺实质的炎症,是由于肺部感染了病毒或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的症状。肺炎是否传染取决于病菌感染的类型,一般细菌性的肺炎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厌氧菌感染引起的肺炎不具有传染性。病毒性肺炎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进行传播,传染性比较强,而且容易被传染的人群引起爆发和流行,所以病毒性肺炎是传染的。2003年的非典就是一种病毒性肺炎。另外衣原体、支原体肺炎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肺炎,也可以通过飞沫进行传播,所以衣原体、支原体肺炎也是传染的。真菌性肺炎是在人体接触真菌后真菌定植物在体内,机体抵抗力弱的时候真菌可以致病,真菌性肺炎通过接触也是可以接触传播的。所以肺炎患者要根据病情才能确定是否有传染性,若有传染性一定要注意做好隔离措施,避免传染他人。
语音时长 01:31

2019-10-17

62645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