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荨麻疹怎么办
感染性荨麻疹可通过抗组胺药物、抗感染治疗、局部止痒、免疫调节、环境控制等方式治疗。感染性荨麻疹通常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药物过敏、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抗组胺药物可阻断组胺受体,缓解瘙痒和风团。适用于轻中度感染性荨麻疹,需注意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2、抗感染治疗
明确细菌感染时可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病毒感染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寄生虫感染需用阿苯达唑片等驱虫药。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
3、局部止痒
炉甘石洗剂、薄荷脑软膏等外用制剂能快速缓解瘙痒。避免抓挠皮损,继发感染时可配合莫匹罗星软膏等抗菌药膏使用。
4、免疫调节
反复发作或重症患者可能需要雷公藤多苷片、环孢素软胶囊等免疫调节剂。需监测肝肾功能,不推荐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5、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定期清洗床品。避免接触花粉、动物毛发等常见过敏原。急性期建议穿着宽松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感染性荨麻疹发作期间应避免进食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多饮水促进致敏物质代谢。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若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须立即就医。慢性荨麻疹患者建议记录饮食和接触物,帮助医生排查诱因。治疗期间避免擅自增减药物,定期复诊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