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甲沟炎怎么办
哺乳期甲沟炎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甲沟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外伤、嵌甲、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保持局部清洁
哺乳期甲沟炎患者需每日用温水及温和肥皂清洗患处,清洗后彻底擦干。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清洗后可涂抹碘伏溶液消毒。保持局部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缓解红肿疼痛症状。哺乳期女性需注意清洁时避免接触婴儿皮肤。
2、外用药物
哺乳期甲沟炎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真菌感染引起时可使用酮康唑乳膏。外用药需避开乳头及乳晕区域,使用后洗净双手。哺乳前需清洁药物残留,避免婴儿接触。外用药可减轻炎症,控制感染扩散。
3、口服药物
严重哺乳期甲沟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氨苄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真菌感染需口服氟康唑胶囊。使用抗生素期间需观察婴儿有无腹泻等不良反应。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4、物理治疗
早期哺乳期甲沟炎可采用温水浸泡,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水中可加入少量食盐。浸泡后擦干并涂抹药膏。物理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治疗期间需穿着宽松鞋袜,避免挤压患处。
5、手术治疗
哺乳期甲沟炎出现脓肿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进行甲沟切开引流术或部分甲板切除术。手术需在医生评估后进行,术后需定期换药。哺乳期手术需选择对哺乳影响小的麻醉方式,术后可继续哺乳。
哺乳期甲沟炎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有助于伤口愈合。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休息,提高免疫力。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趾甲修剪过短。哺乳期间出现甲沟炎症状加重或发热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治疗期间可继续母乳喂养,但需注意药物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