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的症状是什么
崩漏是指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或经量过多的异常子宫出血,主要症状包括月经量明显增多、经期超过7天、非经期阴道出血、出血伴随血块以及贫血相关症状。
1、月经量增多
崩漏患者单次月经出血量可超过80毫升,表现为频繁更换卫生巾或出现夜间渗透现象。部分患者可能因失血过多导致血红蛋白下降,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这种情况可能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有关,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
2、经期延长
正常月经持续3-7天,崩漏患者经期常超过7天甚至持续2-3周。长期经期延长容易引发生殖道感染,需注意会阴清洁。该症状常见于黄体功能不全、子宫内膜修复障碍等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基础体温监测有助于判断排卵功能。
3、非经期出血
两次月经间期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是崩漏的典型表现,出血量可从点滴状到接近月经量。这种出血模式常见于无排卵性功血,与卵巢激素分泌紊乱相关。40岁以上女性出现该症状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建议进行诊断性刮宫。
4、血块排出
出血量较大时可见暗红色或鲜红色血块,直径多超过3厘米。血块形成与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异常有关,可能伴随下腹坠痛感。这种情况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较为常见,可通过磁共振检查评估子宫肌层状况。
5、贫血症状
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面色苍白、心悸气短、指甲脆裂等缺铁性贫血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晕厥。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红蛋白低于110g/L,血清铁蛋白水平下降。这种情况需要同时治疗原发病和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
出现崩漏症状应记录出血模式,避免剧烈运动和盆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饮食上多摄入猪肝、菠菜等富铁食物,限制生冷辛辣刺激。建议尽早就医进行妇科检查、激素六项和盆腔超声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药物调节周期,中药如宫血宁胶囊、葆宫止血颗粒等也有辅助治疗效果。45岁以上患者需特别关注子宫内膜情况,必要时进行宫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