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骨髓穿刺有后遗症吗
骨髓穿刺一般不会留下严重后遗症,但可能出现短暂局部疼痛、出血或感染等轻微并发症。骨髓穿刺是血液科常用的诊断手段,用于评估造血功能或排查血液系统疾病。
骨髓穿刺后较常见的反应为穿刺部位酸胀或隐痛,通常1-3天自行缓解,与穿刺针刺激骨膜有关。操作规范情况下出血量极少,凝血功能正常者穿刺点压迫5-10分钟即可止血。严格无菌操作下感染概率极低,表现为穿刺处红肿热痛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性抗感染。极少数骨质疏松患者可能发生穿刺部位骨裂,需避免穿刺后剧烈运动。
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神经血管损伤,但发生率不足千分之一。穿刺过深可能触及脊神经引发下肢短暂麻木,通常2小时内恢复。误穿动脉会导致血肿形成,需加压包扎并冰敷处理。血小板严重减少者穿刺后需延长压迫时间至20分钟以上。有出血倾向患者术前需输注血小板纠正凝血功能。
骨髓穿刺后24小时内保持穿刺点干燥清洁,避免泡澡或游泳。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或活动性出血应及时返院检查。检查后3天内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防止穿刺部位二次损伤。日常饮食可增加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K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促进造血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