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不舒服需做哪些检查
胃肠不舒服通常需要做胃镜检查、肠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腹部超声检查和血液检查等。胃肠不适可能与胃炎、肠炎、消化道溃疡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的直接手段,可发现炎症、溃疡、息肉甚至早期肿瘤。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医生会通过咽喉局部麻醉减轻不适。胃镜检查能取活检进行病理分析,对诊断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有重要价值。
2、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用于评估结肠和末端回肠状况,可诊断肠炎、肠息肉、结肠癌等疾病。检查前需严格清洁肠道,过程中可能需调整体位配合进镜。对于长期腹泻、便血或排便习惯改变的患者,肠镜检查能提供直观诊断依据。
3、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检测方法包括碳13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和胃黏膜活检。呼气试验无创且准确性高,需空腹服用试剂后收集呼气样本。阳性结果提示需进行规范根除治疗。
4、腹部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可评估肝胆胰脾等脏器结构,排查胆囊结石、胰腺炎等疾病。检查前需禁食减少肠道气体干扰,通过探头扫描获取实时图像。对于右上腹疼痛或消化不良患者,超声能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胆道系统病变。
5、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贫血,肝功能检查反映肝胆功能状态,肿瘤标志物如CA199对胰腺癌筛查有参考意义。采血检查前一般无须特殊准备,但部分项目需空腹。异常指标可为后续针对性检查提供方向。
胃肠不适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规律进食并细嚼慢咽。可适量食用小米粥、山药等易消化食物,暂时减少豆类、乳制品等产气食品摄入。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加重症状。若出现持续疼痛、呕血、黑便等警示症状须立即就医。日常需管理情绪压力,戒烟限酒,建立健康排便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