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心绞痛怎么回事
不稳定性心绞痛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管痉挛、炎症反应、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原因引起,不稳定性心绞痛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生活方式调整、定期随访等方式治疗。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导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部分或完全阻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患者可能出现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替格瑞洛片等抗血小板药物。
2、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与斑块破裂密切相关,可进一步加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血栓形成后,患者胸痛症状可能加重或持续时间延长。治疗上除抗血小板药物外,还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
3、血管痉挛
冠状动脉痉挛可导致血管暂时性狭窄或闭塞,引发心绞痛。吸烟、寒冷刺激、情绪激动等因素可能诱发血管痉挛。患者可能出现静息性胸痛,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可缓解。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片、地尔硫卓缓释胶囊等药物。
4、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可能诱发斑块不稳定。C反应蛋白升高可能提示炎症活动。治疗上除控制危险因素外,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具有抗炎作用。
5、心肌耗氧量增加
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饱餐等因素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在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诱发心绞痛。患者应避免诱因,控制活动强度。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比索洛尔片等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肌耗氧。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监测病情变化。如出现胸痛持续时间延长、程度加重或伴有大汗、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