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和舌头麻怎么回事
鹅口疮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内出现白色斑块。若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凝乳状斑块,不易擦去,擦去后基底潮红,可能伴有轻微出血,则可能是鹅口疮。鹅口疮多见于婴幼儿、免疫力低下者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人群,主要有口腔卫生不良、免疫力下降、菌群失调、母婴传播、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口腔卫生不良
口腔清洁不彻底可能导致白色念珠菌滋生。婴幼儿奶瓶或餐具消毒不彻底、成人义齿清洁不当均可诱发。建议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哺乳期母亲需注意乳头清洁。鹅口疮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克霉唑口腔贴片或氟康唑胶囊治疗。
2、免疫力下降
艾滋病、糖尿病等疾病或放化疗后免疫力降低时易感染。表现为口腔黏膜广泛白膜伴灼痛,可能蔓延至咽喉。需治疗基础疾病,增强营养,必要时使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调节免疫,配合伊曲康唑胶囊或两性霉素B含漱液抗真菌。
3、菌群失调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破坏口腔正常菌群平衡。常见于肺炎、尿路感染等患者治疗后,伴随舌苔增厚、口干。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补充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局部涂抹咪康唑口腔软膏或口服伏立康唑片。
4、母婴传播
产妇阴道念珠菌病可能经产道感染新生儿。婴儿口腔白膜多出现在颊黏膜和舌面,可能影响进食。哺乳前需用温水清洗乳房,婴儿口腔可涂擦制霉菌素甘油,产妇需同步使用克霉唑阴道片或硝酸咪康唑栓治疗。
5、慢性疾病
贫血、维生素B缺乏等慢性病患者黏膜抵抗力差易继发感染。白膜周围可能出现充血糜烂,伴有口角炎。需纠正营养不良,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配合使用制霉菌素口腔粘附片或酮康唑乳膏,严重时口服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
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婴幼儿喂养器具应煮沸消毒,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哺乳期母亲出现乳头皲裂或疼痛应及时处理。鹅口疮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吞咽困难时需就医,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治疗期间忌辛辣刺激食物,可用淡盐水漱口辅助清洁,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口腔黏膜病变持续超过两周未愈需活检排除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