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是不是梅毒
区分是否为梅毒需结合典型症状、实验室检测及高危行为史综合判断,典型表现包括硬下疳、梅毒疹、黏膜损害等,确诊需依靠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TPPA/TPHA和非特异性抗体检测RPR/TRUST。
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常出现在外生殖器或口腔等接触部位,表现为无痛性溃疡,边界清晰,基底清洁,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二期梅毒可出现全身对称性梅毒疹,多见于躯干和四肢,呈铜红色斑丘疹,不痛不痒,同时可能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三期梅毒可累及心血管、神经系统等,表现为树胶肿、主动脉炎或神经精神症状。
隐性梅毒无明显临床症状,仅通过血清学检测发现。先天性梅毒患儿可能出现 Hutchinson 三联征、骨膜炎或肝脾肿大。梅毒诊断需结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其中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可用于疗效评估,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可确诊感染。
若存在高危性行为或疑似症状,建议及时至皮肤性病科就诊,完善梅毒血清学检测。日常应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避孕套,确诊后需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抗体滴度。梅毒患者应告知性伴侣共同筛查,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直至医生确认无传染性。妊娠期梅毒需立即干预以防母婴传播,新生儿需接受预防性青霉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