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贲门炎的症状有哪些
胃贲门炎的症状主要有上腹灼痛、反酸嗳气、吞咽不适、胸骨后疼痛及食欲减退等。胃贲门炎是贲门黏膜的炎症反应,可能与胃酸反流、感染或药物刺激等因素有关。
1、上腹灼痛
胃贲门炎患者常出现剑突下或胸骨后烧灼样疼痛,进食辛辣或酸性食物后加重。疼痛可能放射至背部,与胃酸刺激黏膜神经有关。若疼痛持续不缓解,需警惕合并溃疡或食管炎。
2、反酸嗳气
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是典型表现,伴有酸苦味液体涌入口腔。平卧或弯腰时症状加重,与贲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相关。长期反流可能导致牙齿腐蚀或慢性咳嗽。
3、吞咽不适
炎症导致贲门水肿时可出现吞咽梗阻感,尤其进食固体食物时明显。需与食管肿瘤鉴别,内镜检查可明确诊断。症状加重可能提示食管狭窄形成。
4、胸骨后疼痛
疼痛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多与进食相关。胃酸刺激食管下段黏膜引发放射性疼痛,服用抑酸剂可缓解。持续胸痛需排除心血管疾病。
5、食欲减退
长期炎症刺激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早饱感或体重减轻。营养不良会延缓黏膜修复,形成恶性循环。需调整饮食结构并少量多餐。
胃贲门炎患者应避免高脂、辛辣及酸性食物,戒烟限酒,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20厘米减少夜间反流,规律服用医生开具的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若出现呕血、黑便或体重骤降需立即就医,警惕出血或癌变风险。日常保持情绪稳定,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胃肠蠕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