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长了个肉疙瘩是怎么回事
咽喉长肉疙瘩可能由慢性咽炎、声带息肉、乳头状瘤、会厌囊肿或喉癌等疾病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明确诊断。常见表现包括异物感、声音嘶哑、吞咽不适等,建议尽早就医进行喉镜或影像学检查。
1、慢性咽炎
长期吸烟、用嗓过度或胃酸反流刺激可能导致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形成颗粒状肉疙瘩。伴随咽干、痒咳等症状,可通过喉镜检查确诊。治疗需戒烟限酒,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缓解炎症,反流患者需配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
2、声带息肉
过度发声或急性喉炎反复发作易引发声带边缘良性增生,表现为发音疲劳、声音嘶哑。电子喉镜下可见半透明息肉,早期可通过禁声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较大息肉需行支撑喉镜下切除术。
3、乳头状瘤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好发于声带或喉室,呈菜花状突起。可能伴随呼吸困难,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治疗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干扰素α2b注射液抗病毒,易复发需定期复查。
4、会厌囊肿
黏液腺管阻塞形成潴留性囊肿,常见于会厌舌面,较大囊肿可能引起吞咽梗阻感。喉镜下呈淡黄色囊泡,无症状小囊肿可观察,有症状者需在全麻下行喉显微手术切除。
5、喉癌
长期吸烟饮酒者出现进行性声嘶、血痰需警惕,肿瘤多呈溃疡状或菜花样。需结合增强CT和活检确诊,早期可行激光切除术,中晚期需联合放疗和顺铂注射液化疗。
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限酒,控制用嗓强度。出现持续两周以上咽喉异物感或声音改变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喉镜检查前需空腹4小时,检查后2小时内禁食水。术后患者需流质饮食3天,定期复查防止复发,同时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