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颅盖骨折
颅盖骨折是指颅骨穹窿部即头顶部因外力作用发生的骨结构断裂,属于颅脑损伤的一种类型。根据骨折形态可分为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粉碎性骨折等,多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暴力击打等直接外力导致。
颅盖骨折的临床表现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线性骨折患者可能仅出现局部头皮肿胀或压痛,部分伴随短暂头痛。凹陷性骨折常因骨片内陷压迫脑组织,引发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麻木或抽搐。粉碎性骨折多合并硬脑膜撕裂,可见脑脊液漏或脑组织外溢,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等颅内高压征象。开放性骨折还易继发颅内感染,表现为持续发热和颈部僵硬。
诊断需结合外伤史和影像学检查。头颅X线平片可显示骨折线走向,但CT三维重建能更清晰呈现骨折范围及深度,同时评估是否合并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等继发病变。对于疑似脑脊液漏者,可通过葡萄糖氧化酶试纸检测鼻腔或耳道分泌物进行鉴别。
治疗策略取决于骨折类型和并发症。单纯线性骨折若无神经症状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但需观察72小时警惕迟发性血肿。凹陷深度超过1厘米或位于功能区者需手术复位,常用颅骨成形术修复缺损。合并颅内感染时应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等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严重脑水肿可短期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脱水降颅压。
康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力碰撞头部,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有助于减轻颅内静脉淤血。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如鱼肉、鸡蛋等,同时补充维生素K含量高的菠菜、西兰花等绿叶蔬菜以维持凝血功能。定期神经外科随访复查头颅CT,监测骨折愈合情况及脑组织恢复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