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梅毒怎样治疗才有用
梅毒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早期梅毒可注射苄星青霉素,晚期或神经梅毒需静脉滴注水剂青霉素,同时需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
1、早期梅毒
一期、二期梅毒及早期潜伏梅毒首选苄星青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多西环素片或盐酸四环素胶囊替代治疗,治疗期间需避免性接触直至血清学转阴。早期治疗可完全清除螺旋体,皮肤黏膜损害通常在2周内消退。
2、晚期梅毒
病程超过1年或未知病程的潜伏梅毒,需苄星青霉素注射液每周1次连续3周。心血管梅毒或树胶肿患者需先用水剂青霉素静脉滴注进行预备治疗,可能伴随头痛、发热等吉海反应,需住院监测处理。
3、神经梅毒
确诊需腰穿脑脊液检查,治疗采用水剂青霉素静脉滴注连续10-14天,后续改用苄星青霉素肌注巩固。可能伴随听力下降、视力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需联合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
4、妊娠梅毒
孕妇确诊后应立即注射苄星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需脱敏治疗后用药。治疗可预防90%以上的先天梅毒,但需每月复查血清滴度直至分娩,新生儿需预防性注射青霉素。
5、随访复查
治疗后第3、6、12个月需复查RPR或TPPA滴度,神经梅毒需6个月复查脑脊液。血清学滴度下降4倍以上视为有效,若滴度上升或症状持续需重新治疗。所有性伴侣均需同步筛查治疗。
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饮酒及辛辣食物,使用独立卫浴用品防止传染。日常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治疗后2年内须严格避孕。出现发热、皮疹加重等吉海反应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完成疗程后仍需每年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