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症状怎么治疗
中暑可通过脱离高温环境、物理降温、补充电解质、药物治疗、重症监护等方式治疗。中暑通常由高温高湿环境、剧烈运动、脱水、散热障碍、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
1、脱离高温环境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帮助散热。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加重症状。若在户外可寻找树荫或空调场所,同时保持平卧体位减少耗氧量。
2、物理降温
用冷水擦拭全身或冰袋敷大动脉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可配合风扇加速蒸发散热,但避免直接对着患者吹风。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应停止强力降温,防止体温过低。
3、补充电解质
意识清醒者可少量多次饮用含盐饮料,如口服补液盐或运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胃部不适。重度脱水需静脉补充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4、药物治疗
对高热伴抽搐者可遵医嘱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症状。头痛呕吐可用布洛芬片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严重病例需静脉输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5、重症监护
出现昏迷、休克等重度中暑时需立即送医,进行心电监护、气管插管等生命支持。可能需用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维持血压,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预防中暑需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户外活动时佩戴遮阳帽并定时休息。日常保持充足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1500毫升。高温作业者应穿着透气衣物,每工作1-2小时到阴凉处休息。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更需注意防暑降温,出现头晕恶心等先兆症状时立即采取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