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颈椎病
颈椎病的自我判断需结合典型症状和体征,主要有颈部疼痛、上肢麻木、头晕头痛、活动受限、行走不稳等表现。若长期存在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颈部疼痛
颈椎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为颈部持续性钝痛或酸痛,晨起时可能加重,活动后稍缓解。疼痛可能向肩背部放射,长时间低头或保持固定姿势时症状明显。这种疼痛多由颈椎间盘退变或小关节紊乱引起,热敷和适度颈部锻炼有助于缓解。
2、上肢麻木
当突出的椎间盘或骨赘压迫神经根时,会出现单侧或双侧上肢放射性麻木、刺痛感,常见于手指、前臂等区域。症状在咳嗽、打喷嚏时可能加重,夜间侧卧压迫患侧时更为明显。神经根型颈椎病多表现为该症状,需通过颈椎MRI确诊。
3、头晕头痛
椎动脉受压可能导致后循环缺血,引发发作性眩晕,尤其在转头时突发,可能伴随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枕部持续性胀痛,与颈椎退变刺激枕大神经有关。此类症状需与耳石症、偏头痛等疾病鉴别。
4、活动受限
颈椎活动度下降是典型体征,表现为左右旋转、前屈后伸幅度减小,转动时可能听到弹响声。严重者会出现强迫体位,因疼痛不敢活动颈部。X线检查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狭窄等退行性改变。
5、行走不稳
脊髓受压的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步态蹒跚如踩棉花感,伴随大小便功能障碍。这种脊髓型颈椎病具有较高致残风险,一旦发现应尽快手术治疗解除压迫。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电脑,建议每1小时活动颈部5分钟。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可进行颈部米字操等舒缓锻炼。若自我检查发现三项以上典型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症状,须至骨科或脊柱外科就诊,通过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早期干预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缓解症状,晚期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