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道感染是什么引起的
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环境刺激、免疫缺陷、先天性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急促、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是常见病原体,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患儿可能出现鼻塞、喘息,严重时引发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如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必要时需住院监护。
2、细菌感染
B族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可导致新生儿肺炎,多表现为呼吸窘迫伴发热。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感染风险更高。
3、环境刺激
被动吸烟、粉尘或干燥空气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保持室内湿度50%-60%,定期通风换气,避免接触过敏原。生理性海盐水鼻喷剂可缓解鼻黏膜水肿。
4、免疫缺陷
早产儿IgG抗体水平低,易发生严重感染。母乳喂养可传递免疫球蛋白,必要时需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儿需进行基因检测。
5、先天性异常
气管食管瘘、喉软化等畸形可导致反复感染。胸部CT或支气管镜检查可确诊,轻症随年龄增长改善,重症需手术矫正。合并喂养困难时需鼻饲营养支持。
日常需保持新生儿居住环境清洁,哺乳前洗手消毒,避免人群密集场所。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肤色变化,出现三凹征或血氧低于95%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抬高床头,少量多次喂奶以减少呛咳风险。定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Hib疫苗等有助于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