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危险期是什么时候
心肌梗塞危险期通常为发病后48-72小时,此阶段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致命并发症。危险期可分为急性期24小时内、亚急性期24-72小时和恢复期72小时后。
急性期是心肌细胞缺血坏死的快速进展阶段,冠状动脉血流突然中断导致心肌大面积损伤。此时易出现室颤、心脏骤停等急症,需持续心电监护并备好除颤设备。亚急性期坏死心肌开始水肿软化,心脏收缩功能明显下降,可能引发急性左心衰竭或室壁瘤破裂。恢复期坏死区域逐渐纤维化,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心肌重构出现迟发性心力衰竭。
部分高龄、合并糖尿病或既往心衰病史的患者,危险期可能延长至5-7天。这类人群心肌修复能力较差,易发生迟发性心脏破裂或血栓栓塞事件。少数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在发病2周内仍存在室间隔穿孔风险。
心肌梗塞患者度过危险期后,仍需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动物内脏。可进行散步等有氧运动,强度以心率不超过静息心率20次/分为宜。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以及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调脂药物。出现胸闷气短加重时须立即就医,警惕再梗塞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