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日光性荨麻疹

2131次浏览

日光性荨麻疹是一种由紫外线或可见光照射皮肤后诱发的过敏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暴露部位出现红斑、风团伴瘙痒。

1、发病机制

日光性荨麻疹属于物理性荨麻疹,发病与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过敏反应有关。紫外线照射可使皮肤中的光敏物质转化为抗原,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血管扩张和皮肤水肿。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家族中可能有类似病史。

2、临床表现

皮损通常在阳光照射后5-10分钟出现,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和风团,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伴有明显瘙痒或灼热感。好发于面部、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严重者可出现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症状多在避光后1-2小时内自行消退,但反复发作。

3、诊断方法

通过病史询问和光激发试验可确诊。医生会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对皮肤进行照射测试,观察是否诱发风团反应。需与多形性日光疹、红斑狼疮等光敏性疾病鉴别,必要时进行血液抗核抗体检测或皮肤活检。

4、治疗措施

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要奥马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日常需严格防晒,选择SPF30以上广谱防晒霜,穿戴防晒衣物。逐步增加日光暴露时间的光硬化疗法对部分患者有效。

5、预防管理

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强光照射,阴天也需做好防护。外出前30分钟涂抹足量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一次。建议穿深色致密织物衣物,戴宽檐帽和防紫外线墨镜。定期随访过敏专科医生,记录发作诱因和规律。

日光性荨麻疹患者应建立防晒日记,记录每日紫外线指数、户外活动时间及症状变化,有助于识别个体敏感阈值。饮食上可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蛋黄,但避免光敏性食物如芹菜、香菜。夏季可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短时户外活动,逐步提高皮肤耐光性。若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严重过敏反应,须立即就医处理。

相关推荐

哺乳期妈妈吃什么补钙对宝宝好
哺乳期妈妈可以适量吃牛奶、豆腐、芝麻酱、西蓝花、虾皮等食物补钙,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乳酸钙颗粒、维D2乳酸钙片、醋酸钙颗粒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钙。
新生儿后脑勺有个坑怎么办
新生儿后脑勺有坑可能是正常的囟门凹陷,也可能是脱水、营养不良等异常表现。可通过观察伴随症状、测量头围、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同房遗精怎么回事
同房遗精可能由性刺激过度、前列腺炎、精囊炎、神经功能紊乱、激素水平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
药物治疗房颤注意什么
药物治疗房颤需注意药物选择、剂量调整、不良反应监测及生活方式配合。常用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片、普罗帕酮片、抗凝药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及控制心室率药物如美托洛尔缓释片。
更年期的月经不调应该怎么治疗
更年期月经不调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激素替代治疗、中药调理、心理干预、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更年期月经不调通常由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波动、子宫内膜病变、甲状腺功能异常、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