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该如何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可通过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药物治疗及心脏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恢复血流。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用尿激酶和注射用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适用于发病早期且无法立即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技术扩张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常配合支架植入以保持血管通畅。该方法是目前最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手段,能显著降低心肌坏死范围,需在具备条件的医院由专业团队操作。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或介入治疗失败的患者,通过取自身血管搭建旁路绕过狭窄部位。手术需开胸进行,创伤较大但远期效果明确,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和定期随访。
4、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凝的肝素钠注射液、缓解心绞痛的硝酸甘油片、调节心率的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以及降脂的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以控制病情进展。
5、心脏康复训练
心脏康复训练是在病情稳定后进行的系统性运动训练和生活方式指导,包括有氧运动、阻力训练和健康教育。康复训练能改善心功能,降低再梗死风险,需在专业医师监督下循序渐进开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需长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严格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指标;按医嘱规范用药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出现胸闷胸痛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就医。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