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儿童容易患龋齿
儿童容易患龋齿主要与乳牙结构脆弱、饮食习惯不良、口腔清洁不足、细菌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龋齿可能由长期摄入高糖食物、夜间哺乳、牙釉质发育不全、变形链球菌定植、家族龋齿史等因素引起。
1、乳牙结构脆弱
乳牙牙釉质较恒牙薄且矿化程度低,抗酸蚀能力弱。牙齿表面易被酸性物质腐蚀形成龋洞,尤其磨牙咬合面沟隙较深,更易滞留食物残渣。建议家长每半年带孩子进行涂氟处理,增强牙釉质抗龋能力。
2、饮食习惯不良
频繁摄入糖果、蛋糕等高糖零食会持续为致龋菌提供代谢底物。碳酸饮料中的酸性成分直接侵蚀牙釉质。夜间哺乳后未清洁口腔可导致奶瓶龋。应控制每日糖分摄入量,用清水替代含糖饮品。
3、口腔清洁不足
儿童自主刷牙难以彻底清除牙菌斑,尤其后牙区清洁不到位。建议家长辅助使用儿童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理邻接面。3岁以下儿童牙膏用量应为米粒大小,避免氟过量。
4、细菌感染因素
变形链球菌通过共用餐具或亲吻传播,在牙面形成生物膜产酸致龋。龋活跃性检测可评估感染程度,必要时可用氯己定含漱液抑制菌群。培养孩子独立使用餐具习惯能减少交叉感染。
5、遗传发育影响
家族龋齿史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牙釉质发育不全等遗传性疾病会降低牙齿抗龋性。孕期营养缺乏也可能影响胎儿牙胚发育。建议高风险儿童每3个月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可进行窝沟封闭预防。
预防儿童龋齿需建立每日两次巴氏刷牙习惯,餐后及时漱口;限制两餐间零食次数,选择奶酪、坚果等非致龋食物;定期口腔检查配合专业涂氟,3-6岁可进行乳磨牙窝沟封闭。发现牙齿黑斑或敏感时应及时就诊,避免龋坏发展引发牙髓炎。家长需示范正确口腔护理方式,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