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宝宝支气管炎
宝宝支气管炎可通过观察咳嗽性质、呼吸频率、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及听诊肺部啰音等方式判断。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冷空气刺激、过敏反应或被动吸烟等因素引起,可通过雾化治疗、口服药物、拍背排痰、调整环境湿度或吸氧等方式缓解。
1、咳嗽性质
支气管炎早期多表现为阵发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带痰音的湿咳。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常伴随流涕,细菌感染可能咳黄绿色痰。百日咳杆菌感染会出现鸡鸣样回声,过敏因素导致的咳嗽多在夜间或晨起加重。家长需注意记录咳嗽频率和痰液特征,避免擅自使用镇咳药。
2、呼吸频率
健康新生儿呼吸频率为40-60次/分钟,婴幼儿为30-40次/分钟。支气管炎患儿可能出现呼吸急促,严重时可见鼻翼扇动或胸骨上窝凹陷。若安静状态下呼吸超过60次/分钟,提示可能存在呼吸困难。家长需定时测量呼吸次数,观察是否存在三凹征等缺氧表现。
3、体温变化
病毒性支气管炎多表现为低热,体温多在37.5-38.5℃波动。细菌感染可能引发39℃以上高热,且退烧药效果不佳。三个月以下婴儿出现发热需立即就医。家长应每4小时测量腋温,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
4、精神状态
轻度支气管炎患儿精神尚可,仍能正常玩耍进食。病情加重时会出现烦躁不安或嗜睡,伴随食欲下降、拒奶等症状。若出现意识模糊或持续哭闹不止,可能提示合并肺炎或呼吸衰竭。家长需密切观察反应灵敏度,记录每日进食量和尿量变化。
5、肺部听诊
医生通过听诊器可闻及支气管炎特征性表现,病毒性感染多为散在哮鸣音,细菌感染常出现固定湿啰音。喘息型支气管炎会有呼气相延长的哨笛音。家长可尝试将耳朵贴近宝宝背部,若听到类似撕 Velcro 样的细小爆裂声,可能提示存在肺部炎症。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哺乳,已添加辅食的患儿可选择梨汁、白萝卜汤等润肺食物。避免接触尘螨、宠物毛发等过敏原,外出时佩戴口罩防护。按医嘱规范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等药物,完成全程治疗以防复发。若出现口唇发绀或呼吸暂停等危重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