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小腹胀痛是怎么了
月经期小腹胀痛可能是痛经的表现,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收缩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子宫腺肌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药物缓解、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及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
1、前列腺素分泌过多
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时会释放前列腺素,过量分泌可能导致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引发下腹痉挛性疼痛。这类疼痛多集中在经期前1-2天,可能伴随腰酸、乏力等表现。建议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2、子宫收缩异常
部分女性子宫肌层对前列腺素敏感度过高,导致收缩幅度和频率异常,出现持续性钝痛。这类情况可能与精神紧张、寒冷刺激有关。可尝试腹式呼吸放松肌肉,必要时使用间苯三酚注射液等解痉药物。
3、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到卵巢、盆腔等处,经期时病灶出血刺激腹膜,疼痛常从经前持续至经后,可能伴有性交痛、排便痛。妇科检查可能触及触痛结节,需通过超声或腹腔镜确诊。治疗可选用炔诺酮片、地诺孕素片等药物抑制内膜生长。
4、盆腔炎
病原体感染引发的盆腔炎症在经期可能加重,表现为下腹坠痛伴发热、异常分泌物。急性发作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慢性炎症可配合康妇消炎栓等局部用药。
5、子宫腺肌症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病变,导致经期子宫均匀增大、质地变硬,疼痛呈进行性加重且经量增多。超声显示子宫肌层回声不均,确诊后可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
经期应注意保持腹部温暖,避免生冷饮食和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每日饮用生姜红糖水有助于缓解宫寒疼痛,适量补充镁元素可减少肌肉痉挛。若疼痛严重影响生活或伴随异常出血、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妇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