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眩晕是怎么回事
眩晕可能由内耳疾病、颈椎病变、脑血管异常、贫血或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体位调整、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
眩晕是一种主观感觉异常,表现为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晃动。内耳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头部特定位置变动时诱发短暂眩晕,耳石复位手法可改善症状。颈椎退行性病变压迫椎动脉导致后循环缺血,常伴随颈部僵硬和头痛,需颈椎牵引和营养神经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引起的眩晕多伴有言语不清或肢体无力,需紧急评估脑血管状况。缺铁性贫血造成的眩晕伴随面色苍白和乏力,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可改善。焦虑症等心理因素引发的眩晕常有心悸和过度换气,认知行为治疗和放松训练有一定效果。
眩晕发作时应立即坐下或躺平避免跌倒,记录发作诱因和持续时间。保持规律作息和低盐饮食有助于减少内耳水肿风险,避免快速转头或突然起立。若眩晕反复发作或伴随视力模糊、呕吐等症状,需及时进行前庭功能检查和头颅影像学评估。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波动,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血糖控制以减少血管性眩晕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