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牙龈发炎怎么办
宝宝牙龈发炎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冷敷缓解疼痛、调整饮食、使用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改善。牙龈发炎通常由口腔卫生不良、食物残渣刺激、细菌感染、出牙期不适、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清洁
用无菌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拭宝宝牙龈和口腔黏膜,每日重复进行2-3次。出牙期可使用硅胶指套牙刷按摩牙龈。避免使用成人牙膏,可选择无氟儿童专用牙膏。哺乳后需用温水清洁口腔,防止奶渍残留滋生细菌。
2、冷敷缓解疼痛
将医用冷敷凝胶或冷藏后的牙胶包裹干净纱布,轻轻按压发炎部位1-2分钟。每日可重复进行3-4次,注意避免冻伤黏膜。冷敷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肿胀,低温可暂时阻断神经痛觉传导。
3、调整饮食
暂停添加酸性或坚硬辅食,选择常温米糊、南瓜泥等软质食物。适当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西蓝花、苹果泥等。避免过甜食物残留,餐后喂少量温水冲洗口腔。母乳喂养母亲需减少辛辣刺激性饮食。
4、使用药物
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小儿头孢克洛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局部疼痛明显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稀释后棉签涂抹。中成药如小儿咽扁颗粒也有消炎作用。所有药物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5、就医治疗
若出现持续发热、牙龈化脓、拒食超过24小时需及时就诊。口腔科可能进行血常规检查判断感染程度,严重者需静脉输注抗生素。长期反复发炎需排查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必要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
家长需每日检查宝宝口腔状况,出牙期可使用磨牙饼干缓解不适。保持喂养器具消毒,避免共用餐具传播细菌。定期用口腔窥镜观察乳牙萌出情况,发现牙龈颜色发暗或异常增生应及时咨询儿科医生。注意观察宝宝睡眠质量和体温变化,记录饮食摄入量以评估营养状况。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有助于提升免疫力,但需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交叉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