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黄体功能不全怀孕了怎么治疗

57149次浏览

黄体功能不全怀孕后可通过黄体酮补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中药调理、卧床休息、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黄体功能不全通常由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黄体酮补充

黄体酮胶囊或黄体酮注射液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主要药物,能够直接补充孕激素,维持子宫内膜稳定性。黄体酮软胶囊适用于口服给药,而黄体酮注射液需肌肉注射。使用期间可能出现乳房胀痛、头晕等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黄体酮补充需持续至胎盘功能建立,通常为妊娠10-12周。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

注射用绒促性素可刺激黄体分泌孕酮,适用于黄体功能不全合并排卵障碍者。该药物需隔日肌肉注射,可能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表现为腹胀、恶心等症状。治疗期间需配合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避免多胎妊娠风险。用药周期一般为妊娠8周内,后续需评估黄体功能决定是否继续。

3、中药调理

滋肾育胎丸或孕康口服液等中成药具有补肾安胎功效,可辅助改善黄体功能。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肾虚型可选用寿胎丸加减,脾虚型适用泰山磐石散。中药治疗周期较长,需配合西药联合使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食物。部分中药可能影响肝功能,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4、卧床休息

减少体力活动能降低子宫敏感性,避免因剧烈运动导致子宫收缩。建议每日卧床时间不少于10小时,避免提重物及长时间站立。左侧卧位可改善子宫胎盘血流灌注,配合腹式呼吸能缓解紧张情绪。卧床期间需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可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5、定期监测

每周检测血清孕酮和雌二醇水平,评估黄体功能状态。经阴道超声检查可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及胚胎发育情况,早期发现先兆流产迹象。监测频率根据病情调整,高危孕妇需每周复查,稳定后可延长至2周1次。出现阴道流血或腹痛需立即就医,必要时住院保胎治疗。

黄体功能不全孕妇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E摄入,如鸡蛋、坚果等食物。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料及酒精,减少甜食以防血糖波动。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预防便秘发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精神紧张,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定期复诊评估胎儿发育状况。

相关推荐

黄体功能不全怎么治疗
黄体功能不全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补充孕激素、促排卵治疗、中药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黄体功能不全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减退、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前点滴出血、不孕或早期流产等症状。1、...
黄体功能不全怎么诊断
黄体功能不全其实是一种女性内分泌紊乱造成的一种内分泌的疾病。它的诊断首先要看你有没有症状,月经前后的淋漓不尽的出血。另外诊断可以通过自己检测的办法,就是每天测你的基础体温,测一个月。我们正常人的基础体温是一个双向性的体温。在排卵之后会有一个体温的升高,零点五度左右,持续时间大概是十一到十二天。如果你每天早上测了你的基础体温,画一条曲线,如果你发现体温升高的幅度不到零点五度,另外持续的时间不到十一到十二天。那就可以诊断为黄体功能不全。另外也可以在黄体期的时候来抽血化验你体内的这个孕酮水平。如果孕酮小于十,那也说明黄体的功能不全。
语音时长 01:04

2021-01-15

112290次收听

黄体功能不全有哪些病因
黄体功能不全的病因,主要就是卵巢的功能在下降。可以是一过性的,也可以是围绝经期的不可逆的黄体的一个功能的紊乱,卵巢的功能紊乱。一过性的有的时候,由于我们这段时间可能比较劳累,精神紧张,考试或者是精神压力大,突然生活遭到一定的变故。都有可能会一过性的影响我们的卵巢功能。卵巢功能受影响之后,他在排卵之后的黄体期就有可能产生的这个孕酮不足。或者是持续的时间短,这些都成为黄体的功能不全,这些都是病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不可逆的,就是年龄到了围绝经期了,四十八岁左右,我们的卵巢的功能在下降,排卵之后产生的孕酮就会不足。这部分病人,他是需要用激素来治疗的。
语音时长 01:11

2021-01-15

114869次收听

黄体功能不全的原因是什么
目前在临床上导致出现黄体功能不全的原因是非常多的,最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是黄体功能不足,可能与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不足有关,或者与垂体泌乳素分泌过多、过少有关系。其次可能与孕卵本身的发育不成熟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所导致的。第三可能是黄体本身合成的孕激素的能力不足与雌孕激素之间的比例不协调等导致的。所以女性出现黄体功能不全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如果想要找到原因,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相关检查,而且卵巢黄体功能不全对女性患者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会引起排卵障碍、习惯性流产甚至会引起女性患者黄体期缩短、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等。
语音时长 01:09

2021-01-15

94937次收听

如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
针对黄体功能不全的治疗,目前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两步:首先要针对具体的致病原因给予对症治疗,也就是引起黄体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比如如果是甲状腺功能异常导致的黄体功能不全这种情况,可以根据具体的检查结果,来选择性的使用治疗甲状腺的药物来进行调理。第二步,要针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对症治疗,比如说如果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我们可以选择在排卵之后加用黄体酮或者地屈孕酮片七到十天左右,这样一般月经就能正常的来潮。如果有妊娠要求的患者,可以从排卵之后一直给予患者黄体酮黄体支持,直至患者已经受孕。在受孕后的怀孕前三个月,还需要额外的补充黄体支持,怀孕两个半月左右以后就可以开始逐渐减量。
语音时长 01:14

2021-01-15

92742次收听

如何才能确诊黄体功能不全
目前对于黄体功能不全的确诊,主要是通过基础体温的测定,经期的来月经期的诊刮以及性六项激素的测定,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超声检查和腹腔镜检查,后来进行综合性的确诊。可以在来月经的第十八到二十八天进行血液的孕激素的测定来检测孕激素的水平,而在超声下可以监测排卵,从排卵后到来月经的时间应该是十四天左右,要是小于十二天就是黄体功能不足,通过测基础体温测定。如果基础体温的高温效时间过短,则考虑黄体功能不足。那么再来月经周期的第二十六天来进行诊刮术,刮取部分子宫内膜做组织学检查。如果子宫内膜体恤分泌不良或者是落后于诊刮日的两天的内膜,则要考虑黄体功能不足。
语音时长 01:14

2021-01-15

76650次收听

黄体功能不全遗传吗
黄体功能不全遗传吗?答案是不会的。现代人饮食不规律、作息不按时,很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黄体功能不全属于内分泌失调范畴,黄体功能不全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对怀孕和健康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黄体功能不全如何预防发作
黄体功能不全的危害性是非常的大的,所以女性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黄体功能不全的预防工作,下面由小编带大家一起来预防黄体功能不足。黄体功能不全如何预防发作?下面介绍一下:
黄体功能不全的症状的分型是什么
黄体就是成熟卵子排出后留下的卵泡的残余物,它的作用是帮助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继续生长,为受精卵的着床做好一切准备。通常人们所说的黄体功能不全其实有两种表现:即黄体不足和黄体萎缩不全。
黄体功能不全中医辨证
黄体功能障碍是目前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不当的话患者的健康伤害是相当大的。中医认为黄体功能主要依赖于肾气,发病原因一般以肾虚为主。那么,在中医方面是如何辩证黄体功能障碍的呢?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02:37
排卵期促黄体生成素多少正常
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呈现波动性变化。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也就是卵泡期,一般正常值在2到10U/L左右。在月经中期的中间,也就是排卵期,一般在20到100U/L左右。排卵期随着LH峰出现,会诱发卵巢排卵。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也就是黄体期,LH出现下降,恢复到2到10U/L水平。这是LH值的大致范围。促黄体生成素是由人体垂体分泌的激素,简称LH。它与垂体分泌的另一种激素,卵泡刺激素FSH具有协同作用,作用于女性的卵巢,促进卵巢生成雌、孕激素,以及部分雄激素。LH在排卵期会出现高峰,刺激卵巢排卵。这是LH的主要生理作用。
03:01
促黄体生成素正常值是多少
促黄体生成素,也叫黄体生成素,是由女性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与垂体分泌的另一种激素,卵泡刺激素协同作用,促进女性卵巢生成雌激素、孕激素以及部分雄激素。黄体生成素在卵泡期会出现峰值,促进卵巢排卵。黄体生成素在女性月经周期中是波动变化的。一般在月经周期前半期,即卵泡期,大致范围在2到10(单位/升)。在月经周期的排卵期,即两次月经中间时期,一般在20到100(单位/升)。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即后半期,一般又回落到2到10(单位/升)左右。绝经以后,一般在10到50(单位/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