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颈椎病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颈椎病患者需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适度锻炼颈部肌肉、选择合适的枕头、及时就医治疗。颈椎病多由长期劳损、退行性变或外伤等因素引起,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头晕等症状,科学管理可延缓病情进展。
1、保持正确姿势
日常需保持头部与脊柱自然对齐,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或电脑。工作时应调整显示器高度至视线水平,座椅靠背支撑腰椎,每30分钟起身活动一次。错误姿势会加重椎间盘压力,导致神经根受压症状恶化。
2、避免长时间低头
持续低头超过20分钟易引发颈部肌肉痉挛,加速颈椎退变。建议将手机举至与眼睛平齐高度阅读,使用支架固定电子设备。长期伏案工作者可佩戴颈托辅助支撑,但每日使用不超过2小时以免肌肉萎缩。
3、适度锻炼颈部
推荐进行颈椎米字操、弹力带抗阻训练等低强度运动,每天10-15分钟。游泳特别是蛙泳可增强颈背肌群力量,改善血液循环。急性发作期应暂停锻炼,慢性期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避免快速转头等危险动作。
4、选择合适枕头
睡眠时枕头高度以8-12厘米为宜,材质应具备适度弹性。仰卧时枕头需支撑颈椎生理曲度,侧卧时高度与肩宽一致。记忆棉或乳胶枕能均匀分散压力,避免使用过高过硬枕头导致晨起颈肩酸痛。
5、及时就医治疗
出现上肢麻木、行走不稳等症状需立即就诊。神经根型颈椎病可遵医嘱使用颈复康颗粒、甲钴胺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脊髓受压严重者可能需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术后需佩戴颈托3个月。
颈椎病患者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冬季注意颈部保暖。饮食可增加富含钙质的牛奶、豆制品,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骼健康。定期进行颈椎MRI检查评估病情,合并高血压者需控制血压以减少椎动脉供血不足风险。症状持续加重时须至骨科或康复科专科随访。




